保险营销激励短信,人寿理赔到账会有短信提醒吗

吉云

保险营销激励短信,人寿理赔到账会有短信提醒吗?

答,肯定会有短信提醒。一般情况下,保险公司收到客户递交的案件资料后,依据法律法规有关规定,按保险合同约定,对此次案件审核流程认真负责调查审理,并逐一审核,如案件顺利(无保险以外纠分),7个工作日内结果,即时将此次报销金额以短信方式通知客户。

如案件较大又复杂的情况,同样以短信方式通知客户配合查证,待查证审核,批准予以理赔,此时还是以短信方式提醒客户理赔款已到账。

保险营销激励短信,人寿理赔到账会有短信提醒吗

为何总收到医疗保险激活短信?

不是

医疗保险激活短信通知那是诈骗短信,国家医保局从来没有不使用短信通知,如果你接受到这样的短信不要相信,立即删除短信。

短信医疗险是真的吗?

假的

假的,不要相信这样的短信,我们每个人的医疗卡只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职工医疗保险,一种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,凡是与此无关的,任何医疗类的短信不要去理会.

保险公司一直发验证码是怎么回事?

原因如下:

1.号码泄露,被不法分子盗用了。

2.别人用信息轰炸机对你手机进行轰炸了,只要启动程序了,就会不停地给这个号码发送信息,验证码、通知都有,属于整人的。

3.你这个手机号经常浏览网站、游戏、社交上的,所以有人会买号、卖号这种恶劣途径,就导致你收到这么多验证码了

近来老接到推销保险的电话?

电话销售是销售误导的重灾区,

而且因为用户看不到条款,所以套路非常多。

我前两天就接到了一通电话,这个套路提醒大家不要被骗了。

事情是这样的,上礼拜我接到某银行电话,说是可以给我升级信用卡权益。我一听来劲了,难道我延迟享乐的习惯被银行发现了,他们认定我将来能成大事,所以提前让我享受高端服务?从此健身马术高尔夫、机场高铁贵宾室、酒店餐厅会籍礼遇,这些我都即将拥有了?

在我还在幻想富人生活的时候,电话那边继续发话了:“每年只要120块钱,您未来信用卡如果还款逾期,就可以有5天的宽限期,并且不收罚息。”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比如15号是还款期,交了这120块的“保护费”后,免息期可以延长到20号。

有钱人世界的大门瞬间又关上了,还狠狠砸中了我的鼻梁。就这?

我不禁难过了起来。原来在资本家眼里,我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穷鬼。不但看不见我将来的潜力,还觉得我还不上钱。

电话那边并没有察觉到我的低落,又说话了:“此外,我们还能免费再送您一份权益,如果您发生意外,导致伤残,我们银行可以帮您最高垫付10万。”

本来我都想挂电话了,一听到这股熟悉的味道,立刻来了精神:“垫付的钱是给我吗?还需要我自己还吗?”

电话那边背书背了一天的业务员估计没想到真有人提问题,也兴奋了起来:“这笔钱还是需要您还的,在垫付以后,您可以享受长达90天的免息期.......”

电话那边的人还在讲着,但我已经看穿了一切:妹妹,你们套路玩得深啊。

套路解析:

在很多人眼里,保险很贵。但其中有个例外,叫做一年期的意外险。

一年期的意外险有多便宜呢?

我们拿互联网上的爆款360X民保为例,50万保额意外身故/伤残+5万意外医疗+25万猝死保额+100/天住院津贴+100万航空额外赔付一年一共168元。

大家不妨想想看,现在很多人上班就是坐办公室,下班就是宅家里,能发生意外的概率极低,所以保险公司的对意外险的定价很便宜。

清楚了这点,咱们再去看我们花这120买了个啥。多5天的免息期,钱还是要还。10万保额的意外伤残垫付,钱还是要还。这分明就是找个理由收费,我们买了个寂寞啊.......

提醒大家一点,这类套路很多,把普普通通的保险险产品隐藏在“信用卡权益”里,把保险说成“免费附赠”,再把宽限期、免息之类的权益说成收费理由。往里面塞的保险,压根值不了几个钱。套路很深。。

这样看来,这种所谓的信用卡权益,其实性价比很低。再遇到这种忽悠人的销售方式,请拉黑。

这次的事情,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通电话,是招X银行打电话卖保险的套路,在此一并提醒给大家。

前两年,我接到过一通银行的电话,是怎么说的:月缴258块,可以享受3大权益5大保障。

5大保障很普通:坐公共交通发生意外双倍赔付;节假日发生意外双倍赔付;因为意外伤害而住院治疗,理赔住院津贴;意外导致门急诊治疗,不限次理赔;意外伤害入住重症监护并非,享双倍津贴。

基本就是一份完整的意外险,拆成了5项说。

这个3大权益就有意思了:“双重保障、满期增值、两全其美”。这3个词,每个都能唤起我的职业嗅觉。

这不就是我一向吐槽的返还型意外险吗!两全其美,就是出险了理赔,不出险返还保费;双重保障,和两全其美说的是一个意思,就是为了防止你觉得“不出险钱就白花了”;满期增值,就是返还的保费,会比交的保费多一点;

我半听半开小差地听完后开口:“所以说,这是一份长期意外险,而且是返还型,年缴2000多块,保额60万,对吧?”对面明显愣了一下,没想到我这么懂行。

正如前面所说的,一年期的意外险很便宜,但是返还型的长期意外险往往又贵又坑。

先说返还,本来就一百多的东西,有必要每年花2000块实现返还吗?返还周期要十几年,年化收益还不及银行,十几年后多交的钱,还不如贬值多呢。再说长期,意外险健康告知宽松,基本不牵扯续保的问题,还基本不涨价,压根没必要买更贵的长期意外险。最后说说这种意外险的责任,往往是缺斤少两,对于这种意外险,往往会在意外伤残或者意外医疗上做文章。而且一通电话,连条款都看不到,谁心这么大敢买?

在说出了我的几个质疑后,对面沉默了许久,显然没有招架之力。估计培训的话术里没教过怎么对付我这种客户。

最后,银行也没能拿下我,而我成功守护了自己的钱包。

总结:以我多年帮助各大银行调教电话销售人员的经验来说,电销卖的保险,就是收智商税。因为总跟银行理财、信用卡之类的绑在一起忽悠,所以话术往往极其隐蔽。谁好骗卖给谁,正经人谁一通电话,就买产品啊。

其他渠道好产品那么多,投保那么方便,通过电销买保险真没必要。

大家要注意的就是,别被各种话术忽悠得听不出来是保险,真以为是什么“权益”了。卖保险套路多,千万别被忽悠了。

关注肆大财子,更多保险问题,欢迎私信,或下方评论留言。

免责声明: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,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您通知我们,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@88.com,深感抱歉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。

目录[+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