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搞的欧洲服务器那点事儿。也是两眼一抹黑,不知道从哪儿下手。毕竟这玩意儿在国内用的人不算多,资料也零零散散的,不像那些个热门的美国服务器,一搜一大把。不过既然决定要试试水,那就得硬着头皮上。
筛选服务商
我先是在网上到处扒拉资料,看不少评测和推荐。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叫 OVH 的,说是欧洲挺大的云服务商,数据中心遍布全球,听着就挺唬人的。我寻思,这么大的公司,应该靠谱?然后又看到一个叫 Hetzner 的,说是德国的,以性价比高出名。这俩看着都不错,但喜欢多比较比较,于是我又继续挖。
我又陆续发现 Fasthosts、Gandi 还有什么 HPE、Dell EMC、IONOS、Contabo等等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这么多选择,各有各的特点,有的说自己性能强,有的说自己服务有的说自己价格便宜,简直让人挑花眼。我根据自己的需求,主要就是用来搭建个人的网站,偶尔跑一些小应用,综合考虑价格、性能和稳定性,主要关注 OVH、Hetzner、Contabo 这几家。这个选择的过程也是挺纠结的,毕竟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嘛
下单购买
选定目标之后,接下来就是下单购买。这一步相对简单,基本上就是注册账号,选择配置,然后付款。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些小坑需要注意。比如说,有些服务商的网站是英文的,对于我这种英语不咋地的人来说,还是有点挑战的。好在现在有各种翻译工具,勉强能看懂个大概。还有就是支付方式的问题,有些服务商可能只支持国外的支付方式,这时候就得想办法解决一下。现在很多服务商也开始支持国内的支付方式,比如支付宝啥的,方便不少。
我选择 Contabo 家的一款便宜的 VPS,主要是用来试试水。配置不高,但价格确实实惠,一个月才几欧,折合人民币几十块钱,拿来练手是相当不错的。付款也很顺利,直接用支付宝就搞定。付完款之后,邮箱里就收到服务器的相关信息,包括 IP 地址、登录账号密码等等。
配置服务器
拿到服务器信息后,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折腾。是用 SSH 工具连接到服务器,这个过程还算顺利,没有遇到什么问题。登录进去之后,就是一个黑黢黢的命令行界面,对于我这种用惯图形界面的人来说,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。不过既然选择这条路,那就得学着去适应。然后就是安装各种软件和环境,比如说 Nginx、MySQL、PHP 等等,这些都是搭建网站必备的东西。这个过程就比较折腾,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,一步一步地按照教程来操作。中间也遇到一些问题,比如说软件版本不兼容,端口冲突等等,不过好在都解决。
这里要说的是,不同的系统配置方法还不太一样,我这回选的是 CentOS,用的是 yum 命令来安装软件,后来也试用 Ubuntu 系统,就得用 apt-get 命令,又得重新学,真是活到老学到老。当然不同的服务商提供的镜像和工具也略有差别,比如 OVH 家我看到有提供自己的面板,操作起来会简单些,Hetzner 家好像是用自己的拍卖机比较划算,需要自己动手装系统啥的,这都是后话。每个服务商都有自己的特色,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动手能力来选择。
搭建网站
环境配置好之后,就可以开始搭建网站。这一步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,因为之前在国内的服务器上也搭建过不少网站,所以还算比较熟悉。就是把网站的代码上传到服务器上,然后配置一下 Nginx 的虚拟主机,再把域名解析到服务器的 IP 地址,基本上就差不多。中间也遇到一些小问题,比如说文件权限设置不对,数据库连接失败等等,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,很快就解决。
当我看到自己的网站在欧洲服务器上成功运行起来的时候,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。虽然过程比较折腾,但是也学到不少东西,积累一些经验。这回欧洲服务器的实践还算比较成功,虽然中间也踩不少坑,但也收获不少。这回分享就先到这里,以后有什么新的发现再跟大家分享!
整个过程大概就是这样。这一通操作下来,也算是对欧洲服务器有个初步的解。虽然过程有点折腾,但也挺有意思的。这回分享就先到这里,以后有什么新的发现再跟大家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