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心血来潮,想试试 Lighttpd 这个轻量级的 Web 服务器,听说它在处理静态文件方面特别牛,占用资源还少,很适合我这种喜欢折腾的人。于是我搞个 Windows 环境来试试水。
下载安装包
得找个地方下载 Lighttpd 的 Windows 版本。我记得以前用过,直接去官网找,结果发现官方好像不怎么推 Windows 版,找半天也没找到。没办法,只能去网上搜,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一个压缩包。
解压配置
下载下来后,我把它解压到一个顺眼的目录,比如 D 盘根目录。解压完,我发现里面就几个文件,看起来挺清爽的,比 Apache 那些乱七八糟的配置简单多。
接下来就是配置。我找到 这个文件,用记事本打开,准备开始修改。
- *-root:这个是设置网站根目录的,我把它指向我放网页文件的目录,比如 D:/www。
- :这个是设置端口的,默认是 80,我想想,改成 8080,免得和别的服务冲突。
- :这里面列出要加载的模块,我看到有 mod_fastcgi,心想以后可以试试 FastCGI,就先留着。
改完这些,我感觉差不多,就保存配置文件。
启动服务
配置好,接下来就是启动服务。我打开命令行窗口,切换到 Lighttpd 的安装目录,然后输入 lighttpd -f *,回车!
咦?怎么没反应?我仔细看看命令行,发现它提示我缺少一些 DLL 文件。看来还得去下载这些 DLL 文件,然后把它们放到 Lighttpd 的安装目录下。
搞定 DLL 文件后,我又重新启动一次,这回终于成功!命令行窗口里显示 Lighttpd 正在运行,端口是 8080。
测试访问
激动人心的时刻到!我打开浏览器,输入 127.0.0.1:8080,回车!
哇!页面出来!我看到我放在 D:/www 目录下的那个 * 文件被正确显示出来,说明 Lighttpd 已经成功运行!
这回在 Windows 上折腾 Lighttpd 还算顺利,虽然中间遇到一些小问题,但最终还是成功。以后有时间,我再试试用它来搭建 FastCGI 环境,看看效果怎么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