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内存这块儿。最近自己折腾电脑升级,踩不少坑,也算是有点心得,正好记录分享一下。
我跟很多朋友一样,觉得内存嘛不就看个容量大小嘛8G、16G、32G,越大越跟咱们买硬盘似的,越大能装的东西越多。当时就觉得,只要容量够,其他的应该都差不多?
直到上次,我感觉自己的老电脑跑起来有点不得劲,特别是同时开好几个软件,或者玩一些新点的游戏,就感觉卡卡的。我寻思着,我这16G内存也不算小,怎么回事?就开始上网扒拉资料,问问懂行的朋友。
这时候我才发现,嚯,内存这玩意儿门道还不少!光看容量大小是远远不够的。还有几个重要的性能指标,直接影响你电脑跑起来顺不顺畅。
第一个就是内存频率。这玩意儿单位是MHz,比如3200MHz、3600MHz。我一开始也不懂,后来琢磨明白,大概意思就是内存干活的速度。频率越高,理论上讲,它传输数据的速度就越快,就像马路修得更宽、限速更高一样,车跑起来自然就快。我之前那根老内存条频率才2400MHz,跟现在主流的比起来,确实慢一截。
光有频率还不行,还有个东西叫时序。这个更绕一点,通常是一串数字,比如CL16、CL18啥的。我研究半天,通俗点理解,它大概就是内存收到指令到开始执行动作之间的延迟时间。这个数字是越小越说明内存反应快,不磨叽。同样是3600MHz的内存,CL16的就要比CL18的反应快那么一点点,性能也就好一些。价格可能也贵点。
然后是通道数。这个我以前也没在意过。主板上一般都有好几条内存插槽,颜色还不一样。朋友告诉我,插内存最好是插两根或者四根,组成双通道或者四通道。这是为啥?这就好比原来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数据,现在变成两条路或者四条路并行,CPU、显卡这些硬件跟内存交换数据时,效率就高多,不容易堵车。我之前就插一根16G的,跑在单通道模式下,后来换成两根8G的组成双通道,感觉确实不一样。
所以你看,整个过程下来,我才搞明白:
- 容量是基础,决定你能同时运行多少程序,打开多大的文件。这个当然是越大越但得看你主板支持多大,也得看你钱包。
- 频率决定数据传输的理论最高速度,越高越快。
- 时序(延迟)决定内存的反应速度,越低越
- 通道数影响整体的数据交换效率,双通道比单通道强。
我把这些都弄明白之后,就去挑两根频率高点、时序也还不错的8G内存条,插上去组个双通道。你别说,开机速度感觉快点,同时开几个浏览器窗口、再开个聊天软件、后台还挂着下载,切换起来明显比以前流畅。玩游戏的时候,帧数也稳定一些,卡顿的情况少多。
这回实践下来,我算是知道,选内存不能只盯着容量看,频率、时序、通道这些都是实打实影响性能的。以后再给别人推荐或者自己升级,心里就有谱多。这钱,得花在刀刃上,搞清楚自己需要才能买得值当。
好,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,都是我自己瞎琢磨和实践的一点体会,说得比较糙,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