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peout流程需要注意什么?芯片流片避坑指南!

吉云

今天聊聊这个“tapeout”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“流片”。这玩意儿,真是搞芯片设计里头,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坎儿。对我来说,每次走到这一步,心里都挺复杂的。

话说回来,搞定所有的设计、仿真、验证,觉得差不多,心里头那个“可以交卷”的声音就开始响。但你又不敢真那么草率。我记得那次,项目赶得紧,但那几天,我还是把那个最终的设计文件,就是那个叫GDSII的玩意儿,翻来覆去检查好几遍。眼睛都快看花,就怕哪个地方藏着个坑,到时候片子回来一看,傻眼。

Tapeout流程需要注意什么?芯片流片避坑指南!

检查文件只是第一步。得跑各种的“体检”。

  • 设计规则检查(DRC):就是看看你画的版图符不符合工厂那边的规矩,线宽、间距,有没有哪儿画得太出格,人家机器做不出来。
  • 版图与原理图对比(LVS):这个更要命,是核对你画的版图跟你设计的电路图是不是一回事儿。要是这步错,那出来的芯片功能肯定不对,等于白干。
  • 电气规则检查(ERC):查查有没有悬空的线,电源地有没有接错之类的小问题,但也可能导致大麻烦。

这些检查跑起来,经常会跳出来一堆警告或者错误。有些是真问题,得老老实实回去改版图;有些是工具误报或者可以忽略的,但也得一个个去确认,提心吊胆的。我那会儿就对着屏幕,一个点一个点地放大看,跟侦探似的。

好不容易把这些检查都清干净,心里稍微踏实点。然后就得准备提交给工厂(Foundry)的东西。这又是一堆活儿,不仅仅是那个GDSII文件,还有一堆说明文档、配置文件、各种表格。得告诉工厂用什么工艺、哪个层次对应哪个掩膜版、测试要注意啥等等。填这些东西也得仔细,填错信息,人家工厂做错,哭都没地方哭。

所有东西都打包好,深吸一口气,点那个“提交”或者“上传”按钮。那一刻,心里是有点小激动的,毕竟是自己“孩子”要去“出生”。但更多的是紧张,像是把一份压很久的考卷交上去,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。

交上去之后,还不能完全放松。得跟工厂那边的人确认他们收到,文件没问题,可以开始排上生产线。有时候他们那边检查发现新的问题,还得赶紧沟通解决。这个过程,就是等待,然后祈祷一切顺利。

等片子真的开始在流水线上跑起来,心里的石头才算真正落下一半。Tapeout完成,设计阶段算是画上句号。但这只是“万里长征”的一步,后面还有更关键的测试等着。不过每次完成tapeout,看着自己的设计数据发出去,那种感觉,还是挺有成就感的,累也值。

后续

交完活儿,稍微喘口气。接下来就得赶紧准备测试方案。芯片回来可不是看看就完事儿的,得把它“唤醒”,看看它能不能按咱们设计的那样工作。这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。

免责声明: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,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您通知我们,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@88.com,深感抱歉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。

目录[+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