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计服务器如何配置?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的配置教程!

吉云

好嘞,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服务器审计那点事儿,一开始我也有点懵,但一步一个脚印,总算是把它给整明白。

我得明确目标,要审计哪些服务器? 搞清楚这个,才能往下走。我这里选几台重要的业务服务器,包括数据库服务器、Web服务器,还有文件服务器。

就是选工具。市面上审计工具五花八门,有商业的,也有开源的。我对比一圈,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决定先试试开源的 `auditd`。这玩意儿是Linux自带的,不用额外花钱,而且功能也够用。

审计服务器如何配置?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的配置教程!

选好工具,就开始安装配置。这个过程稍微有点繁琐,但跟着官方文档一步步来,问题不大。主要就是修改 `/etc/audit/*` 文件,设置日志存放位置、日志大小、轮转策略等等。我把日志存放位置设置在专门的日志分区,避免把系统盘撑爆。

配置完 `auditd`,就要定义审计规则。这个才是重头戏。要审计哪些操作?哪些用户?哪些文件?都需要仔细考虑。`auditd` 的规则是通过 `auditctl` 命令来添加的。我写不少规则,比如:

  • 审计所有用户对 `/etc/passwd` 文件的修改
  • 审计 root 用户执行的所有命令
  • 审计对数据库配置文件的访问
  • 审计服务器如何配置?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的配置教程!

这些规则写起来挺费劲的,得查 `auditctl` 的文档,熟悉各种参数。我建议大家把规则写在一个单独的文件里,然后用 `auditctl -R 文件名` 一次性加载,方便管理。

规则配置好之后,就要启动 `auditd` 服务。`systemctl start auditd` 一敲,服务就跑起来。为确保服务开机自启动,还得执行 `systemctl enable auditd`。

服务跑起来,接下来就是查看日志。`auditd` 的日志默认存放在 `/var/log/audit/*` 文件里。这个文件里的内容,那叫一个密密麻麻,全是各种事件记录。要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,得借助 `ausearch` 命令。`ausearch` 可以根据各种条件过滤日志,比如用户、文件、命令等等。我经常用它来查找特定用户的操作记录,或者特定文件的修改历史。

光看日志还不够,还得定期分析。我写一个简单的脚本,每天凌晨自动分析前一天的日志,找出异常事件,比如非授权用户访问敏感文件、恶意程序执行等等。如果发现异常,就发送邮件报警。

`auditd` 也有它的局限性。比如,它只能审计Linux系统上的操作,对Windows服务器就无能为力。而且它的日志格式比较复杂,分析起来比较费劲。如果对审计要求比较高,可以考虑使用商业的审计工具,它们通常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友好的界面。

审计服务器如何配置?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的配置教程!

我想说的是,服务器审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。规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,分析脚本也要不断改进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,保障服务器的安全。

我这回的服务器审计实践,主要做以下几件事:

  • 明确审计目标
  • 选择审计工具(`auditd`)
  • 安装配置 `auditd`
  • 审计服务器如何配置?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的配置教程!

  • 定义审计规则
  • 启动 `auditd` 服务
  • 查看和分析日志

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,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经验,一起学习进步!

免责声明: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,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您通知我们,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@88.com,深感抱歉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。

目录[+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