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正好有空,就来聊聊我搞明白“trim”这个词儿是咋回事的。这事儿得从我前阵子捣鼓一个小程序说起。
当时,我正在处理用户输入的一些文本信息,老是发现有些信息存到数据库里前后会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空格。一开始没太在意,后来发现这些空格在做数据比较或者显示的时候特别碍事,有时候还会导致程序出错,真是头疼。
我就开始琢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。问问旁边一个搞技术的朋友,他随口就说:“你用 trim 处理一下不就行?” 我当时就愣,trim?这是啥玩意儿?
我第一反应就是“修剪”。因为我平时也喜欢养点花花草草,知道 trim a tree 就是修剪树枝。还有理发的时候,理发师也会问你要不要 trim 一下,就是稍微修修边儿。
但这跟处理文本有啥关系?我就不太明白。于是我就打开电脑,打算具体查查。
动手查查 trim 到底啥意思
我先是去查英文字典,确实,它有好几个意思:
- 修剪,整理(比如头发、树枝)
- 削减,去掉多余的部分
- 装饰(比如给衣服加边)
- 还有形容词,整齐的,匀称的
看到“去掉多余的部分”、“整理”这几个意思,我好像有点感觉。用户输入文本前后多出来的空格,不就是“多余的部分”嘛需要“整理”一下,让它变得“整齐”。
然后我就专门去搜一下编程里说的 trim。果然,很多编程语言里都有一个叫 `trim()` 的函数或者方法。它的作用,简单来说,就是去掉一个字符串(也就是一串文本)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,比如空格、制表符(就是按 Tab 键出来的那个)。
我赶紧在我那个小程序代码里试试。找到接收用户输入的地方,在把数据存起来之前,调用一下这个 `trim()` 方法。你猜怎么着?再测试的时候,存到数据库里的数据果然干干净净,前后那些烦人的空格全没!问题解决!
这时候我才算彻底搞明白。原来编程里这个 trim,就是借用日常生活中“修剪”、“整理”的意思。就像我们修剪树枝,把多余的、不好看的枝桠剪掉,让树看起来更整洁、更精神一样。编程里的 `trim()` 也是把字符串前后那些“多余的”空白给“剪掉”,让数据本身更纯粹、更“整齐”。
所以你看,有时候搞懂一个东西,不能光看字面意思,还得结合实际用它的地方去理解。这回搞明白 trim 的过程,对我来说还挺有意思的,算是一次小小的实践学习。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,就知道怎么处理。